金秋十月的顺平大地迎来了一年中最迷人的时节,在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第一驿站果园里,一个个成熟待摘的苹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2013年,作为“太行山道路”首批实践者之一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在顺平创立了首家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逐步把探索科技扶贫的新思路新成果付诸实施。经过4年的实践与摸索,“驿站”不仅成为科学技术研究、培养各类人才的平台,而且成为太行山林果产业乃至种养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规划师、智囊团。 依托太行山第一驿站,面积3000多亩顺农果品园区应运而生。以三优富士苹果种植为主的果树管理采用行内起垄覆盖行间生草、矮砧密植大苗支架栽培、幼树快速成形、水肥一体化精量灌溉等先进技术,形成了果品生产、加工、采摘、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了周边8个贫困村、1700多户、5600多人脱贫致富。 “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从建立开始就显示出勃勃生机,从顺平开始一步步铺满太行山区。2017年,孙建设教授牵头在保定全市范围内推广建设“太行创新驿站”,一座座荒山变绿,果香满山;一条条沟谷,设施大棚里各种蔬菜青翠欲滴。到目前,共谋划建设30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其中20多个设在贫困区县,规划建设面积28.3万亩,建成面积8.6万亩,涵盖果品、蔬菜等10大类26个特色农业产业。100多项新科技、新成果在驿站得以转化、应用、推广,科技贡献率达到80%以上,带动7万农户增收。 不变的是河北农大“太行山精神”,变化的是随时代而生的“太行山创新驿站”正沿着“太行山道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